山西化工节能减排用数据说话
中国电石网讯:刚刚结束的山西省委十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012年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约束性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1.3%和1%,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5%。作为能耗大省,山西化工行业自然成为了节能减排的主体,而化工企业的节能降耗也必然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节能减排预期目标是否实现,又怎样能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山西化工节能减排是如何做的?昨日,记者对山西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调查采访。
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董事长王光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中的:“省里确定的这些约束性指标的数字背后,就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计量工作。我们把计量比喻成企业节能的‘眼睛’,是因为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用能还是耗能,都要通过计量数据来体现。比如说耗多少电,烧多少煤,没有计量就无从知晓。可以说,没有计量,节能减排就是空中楼阁。”
据介绍,天脊煤化工集团实现了从注重计量器具简单管理到计量数据监控分析的重要转变。他们配备了符合采集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为实施节能创造了基础条件。在将废水作为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该公司实行全程测量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有效解决,使废水处理率达到了100%。去年,该公司废水回用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总排口废水10项污染物指标全部达标排放,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与上年相比削减40%,氨氮排放量削减48.8%。
在采访时记者发现,山西省大型化工企业的计量器具配备达到了百分之百。在山西合成橡胶集团作为国家级重点耗能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提高能源、工艺、经营计量器具的配备率,计量器具配备率均达到98%以上。如该公司在煤、电、水、蒸汽、油品的计量器具方面配置完备,企业能源一级计量器具的装表率、完好率、计量率均达到100%,能源二级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完好率、计量率均达到95%以上。该公司所有的能源计量器具,从公司到各分厂都建立了详细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台账、档案。还编制了能源计量网络图,以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注重数据运用,也是山西化工节能减排的一个亮点。把数据运用于生产管理全过程,使员工绩效工资直接与产量、消耗挂钩,将能耗成本分解下达到各部门、生产车间、班组,让指标做到“收入多少,当天分晓”。如山西安泰集团能源使用由“用了算”变为“算了用”,能源消耗逐年下降。该集团在对能源计量数据分析中发现,制氧车间产出的氮气,除了供应各厂使用外,每天还有8万立方米左右的余量得不到使用而放空。该集团实践证明,通过使用氮气向高炉内喷吹煤粉,高炉入炉焦比由440千克/吨铁下降到400千克/吨铁。仅此一项,年可节约焦炭费用2000万元左右,年节约标煤3.5万吨。
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正是通过这一双双计量的“眼睛”,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为化工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榆社化工集团,该企业负责人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压力表计量每年可省40万元。建立温度二次仪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和对流量计的检定后,每年可节省80万元。此外,由于在煤、电石、烧碱等原料入口处安装皮带秤,进行计量管理,每千瓦时电的成本从0.28元降到0.25元,盐的成本由每吨505.96元降到472.18元,电石的成本由每吨2961元降到2949元。这几项,每年节约费用高达3860多万元。
随着山西化工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产品不断延伸并向高端市场发展,国际市场对山西化工产品认证管理要求日益严格,对计量校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计量校准的国际互认日益迫切。为适应这一需求,山西化工企业不断加强计量标准能力建设,太化、山西三维集团都新建了光谱仪检定标准、碳硫分析仪检定标准、100吨称重传感器标准装置、四等砝码检定装置等,更新了压力表检定装置、热电偶检定装置等,企业最高计量标准项目增加到27项,比“十一五”前增加了41%。计量检定校准项目150余项,年检定校准6万余套,满足了山西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山西省质监局局长常高才指出,近年来,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了,为全省节能减排作出的贡献更是可圈可点。这一系列的变化,能源计量功不可没。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省涉及能源领域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优先建设一批与省优势产业相适应领域如煤机制造、煤化工等的计量标准,力争到2015年满足其100%的溯源需求。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