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十二五”开局之年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刘菊花、孙伟丽)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国际、国内多重风险和挑战,政府如何稳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科学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破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成效初显。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工业正在经历一场“换血”运动,毫不迟疑地向着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迈进。
稳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转变
2011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工业投资达9.04万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7.2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31.5%。电解铝、平板玻璃、煤化工等行业调控力度加大。
“十二五”第一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年初时还颇感担忧。但可喜的是,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都已完成,截止到9月底,2255家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已完成90%,70%的落后生产线、落后生产设备已拆除。
在河南少林汽车的生产车间里,一辆辆纯电动城市客车即将下线。这些新能源汽车不久后将成为城市公交的重要一员,为城市交通增添一抹绿色。“自主品牌汽车不仅要继续做强做大,还要抄近路在新能源汽车上赶超国外企业。”少林汽车董事长周聚民自信地说。
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2011年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年。25个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示范城市在全国开始试点,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开始进入市场。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下更大工夫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内涵集约、质量效益型转变。”苗圩对新华社记者说。
三大难题:在围追堵截中突出重围
美国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制造业产业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9.8%,超过美国(19.4%)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还不是工业强国,我们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说,“201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500个品牌中,中国制造业品牌只有17个,且前100名榜上无名。”
纵观“十二五”,苏波认为资源环境约束、要素成本上升和国际竞争加剧是摆在中国工业结构调整面前的三大难题。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资源的供应和保障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降低3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17%。如何突破资源环境的制约,任务艰巨而迫切。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透露,尽管最近国际市场有些原料价格有所回落,但实际上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另外,我国工资成本也在上升,今年以来国内多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来消化要素成本的上升。”苏波说。
回顾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这场危机中纷纷提出“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理念,积极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则利用比我国更低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吸引资本,抢夺市场。
“发展和崛起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寻常的事。”苏波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各种难以预料的竞争和干扰还会不断出现,能否在围追堵截中突出重围,考量着中国人的勇气和智慧。
自主创新: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高端
如果说我国工业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头3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通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那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使命就是实现“从大到强”的历史跨越。要实现这一飞跃,自主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引擎。
“只有拥有自己的技术和设备,才能掌控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命运。中国入世10年来,很多民族自主品牌汽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老百姓的视野中,但大多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要尽快缩短与世界汽车强国的距离,我们还要在研发和制造水平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周聚民的话,道出了很多中国企业的心声。
苏波表示,围绕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未来5年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将着力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重大技术改进,很难指望传统产业发展水平会实现质的提升。同样,没有重大技术发明和突破,新兴产业也不可能诞生,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就是新技术,它遵循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号角已全面吹响。
据苗圩透露,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引导工业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同时,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技术装备投资占技术改造投资比重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装备投资占技术装备投资比重也将显著提高。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