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本次大会的任务是什么?
李勇武: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和交流行业“十一五”科技创新的成就和经验,研究“十二五”科技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推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鼓励创新,表彰先进,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的突出亮点有哪些?
李勇武:“十一五”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围绕发展新型煤化工,集中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十一五”期间,行业技术创新最突出的亮点和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在新型煤化工领域集中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多项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在煤制化学品方面,自主开发建成了世界首套神华包头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工程;自主开发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完成了年产3万吨工业性试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已经打通全流程。在煤制油方面,自主开发并建成了世界首套煤直接液化大型制油装置。在煤气化方面,我国在自主开发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日处理千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的基础上,又成功研发了日处理2000吨级煤量的大型炉型。在多联产方面,我们成功建成了世界首套年产24万吨甲醇和71.8兆瓦发电的煤电联产工业示范装置,实现了长周期运行。
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形成了一批创新技术。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以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为例,该装置的建成和运行标志着我国已跨入世界MDI制造技术领先行列。在自主创新方面,以荣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项目为例,该成果在三角集团实现工业化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围绕重大关键技术组织攻关,研发了一批核心专利技术。“十一五”以来,石油和化工领域有28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已取得可喜进展。如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制备膜材料的关键技术;自主研制的离子膜于今年6月底在万吨级氯碱装置上进行工业性应用一次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
围绕加快结构调整,开发了一批创新产品。“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工领域、化工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突破。如沈阳化工研究院创制的广谱杀菌剂农药新品种烯肟菌胺,可以广泛替代毒性高、用量大的传统杀菌剂;华南理工大学与有关企业合作,突破了涂料高固体含量聚氨酯与聚丙烯酸复合乳液以及与硅聚合物杂合技术,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碳纤维生产实现千吨级规模;芳纶1313及芳纶1414部分型号产品完全国产化;中石化集团开发出了聚合级异丁烯生产技术,使我国七大通用合成胶种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围绕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开发应用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十一五”期间,我们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石化产业。如氯碱行业开发的干法乙炔技术有效解决了电石渣浆污染和占地问题;磷酸行业的磷酸余热回收技术被广泛采用,使行业节能减排跃上了新台阶;精细化工行业开发的替代光气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环保隐患。
围绕提升行业装备水平,开发研制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镇海炼化百万吨乙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8%,标志着我国石油化工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装备国产化的羰基合成醋酸工艺核心设备——醋酸反应器已经在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记者:“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科技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李勇武: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事业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和显著的成绩,以下4条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
第一,坚持把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作为行业科技工作的重点;第二,坚持探索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第三,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相结合;第四,坚持发挥行业协会对科技工作的引导、组织和协调作用。
记者:如何抓住“十二五”发展机遇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李勇武:第一,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为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支撑。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以及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第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从行业特点和产业基础出发,在节能环保、生物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第三,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保障。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等。
第四,突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开展“示范企业”的培育和认定;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快技术成果的转移和扩散。
第五,努力为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科技进步搞好协调、服务。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