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彩票网

图片
首页 > 安全环保 > 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安全生产高标准

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安全生产高标准

日期:2009-8-6 9:24:42
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安全生产高标准

 

    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4日在“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是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职工健康安全生产和环境标准。

  傅成玉表示,如何使企业在经济发展、利润增加的同时,使社会财富增加,使职工和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生活提高,使我们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好,这是我们企业和每一个员工的责任。

  傅成玉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只追求经济发展,这个国家的发展是不能持久的。一个企业只追求利润,这个企业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一个企业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职工健康安全生产和环境标准,本质上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

  傅成玉是在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分组讨论时做上述表示的。

  以下为发言实录:

  傅成玉:谢谢陈新华先生。我想我们在下面各位都可以举手发言,就健康、安全和环境标准问题,因为这在发达国家好像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对中国提出这个,是比较有现实性的意义,因为中国这三十年来发展得非常快,已经快速地进入到工业化中期。但是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企业特别是企业方面,对于职工健康、生产安全和环境的标准,应该说还是相对比较低的,在这个方面,对于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来说,尤其有必要。

  从这个角度上看,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职工健康生产安全和环境标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是一个企业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生产和发展方式问题。实际上我们一个企业追求什么样的发展目标,什么样的发展方式,与这个国家追求的发展方式是相一致的,所以一个企业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标准,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这个领域的整体标准和水平,特别是如果一个低标准的职工健康、安全生产和环境标准,反映了这个国家、这个企业追求的发展方式是低水平的。中国政府在2003年就提出来,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了节能减排,应该说,在这个方面的力度还是很大的,特别是提出来怎样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明确提出来,要走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这对中国来说,就提出来一个在13亿人口同时进行工业化的时候,怎么样走一条与12亿的ODCE国家的人口所经过的工业化不同的道路。

  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对我们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政府、中国的人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条道路不仅是中国需要艰苦奋斗,要走成功的道路,也是一个和世界共同发展、共赢的一条道路。如果我们按照现在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全世界都承受不起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所以我们必须走一条低消耗、少污染或者不污染的道路。健康、安全、环保体系的建设,就决定了我们发展方式、发展道路问题,对国家是这样,对企业也是追求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问题。这是一。

  第二个问题,我们企业的责任是什么?

  企业是社会公民,企业在广泛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发展,我们在为社会、为我们的人民提供经济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在消耗资源、消耗能源,也是环境污染的一个制造者,也是重大安全事故和职工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我们作为企业,要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企业的发展最终要有利于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自我的发展。如果我们导致重大安全事故,让我们的职工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寿命也短了,得了各种疾病,同时我们又污染了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受更大的伤害,我想这样的企业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企业生存和赖以经营的资源,本身都是社会资源,所以企业对职工健康、对安全生产、对环境保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国家如果只追求经济发展,这个国家的发展是不能持久的。一个企业只追求利润,这个企业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一个企业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职工健康安全生产和环境标准,本质上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所以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如何使企业自身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使企业在经济发展、利润增加的同时,使社会财富增加,使职工和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生活提高,使我们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好,这是我们企业和每一个员工的责任。

  所以我想介绍一下我们中海油,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多年来已经用我们石油工业的国际标准引进到公司来,应该说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当我们公司一成立的时候,我们就和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在那个时候,我们是不懂国际标准的,所以我们就把它整体搬过来了。经过实践,我们发现这里对我们企业自身的发展非常好,有几个方面可以表现出来:我们的安全标准远远高于我们国家要求的标准,我们的环境标准远远高于国家要求的标准,在大多数领域也是这样。

  我们的职工健康活动,过去中国人很穷的时候,我们不太研究健康问题,主要解决吃饭问题,现在不研究职工和人民健康问题,这不仅是国家不负责任,我们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对员工的不负责任。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基本上都是高于国家标准。比如说我们的职工健康,除了每年体检以外,我们在海上从事生产作业的,每一个航班,就是出海之前,都要重新再检查,我们有四证,没有这个证是不能出海的,其中就有一个健康证。比如有重大疾病的,不适应在海上工作的疾病,是不允许出海的。我们已经建立所有职工的健康安全档案,企业为职工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成为了企业的责任。工作环境过去在中国企业不太讲究,说工作环境是不是健康。陈新华博士刚才讲的,我们跟外国公司合作以后,把这个作为我们的一个企业经营的理念。

  再就是我们的安全标准。无论是在设施、设备的安全标准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标准,都要求非常高。尽管我们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我们前五年是从经济总量上,把一个中海油变成了三个中海油,我们用了五年时间,但是我们的员工没有大批增加,我们的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的标准没有降低。在环境领域,我们过去国家要求,比如说我们在海上采油的时候我们要排放水,国家规定,含油量在50个PPM的水,我们没有超过30个PPM,但是考虑到我们的油田生产是几十年要在这儿,特别是我们的内海,包括我们的渤海湾,几十年不断地排放,尽管你的标准是达标的,低于标准,但是总量会不断增加,所以我们公司重新制定的标准,新开发的油田,不能再有污水注入,要把达标的污水重新注入到地下,成本会增加,但是社会效益更好,对企业来说,减少了一些利润,增加了一些难度,但是对社会来说,增加了非常大的好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考虑到中国13亿人口同时搞工业化,如果我们再考虑到四大金砖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这差不多有30亿的人口同时在搞工业化,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体验,对资源、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将是无法想象的。现在OECD国家12亿多人口在石油的消耗上平均每年每人17桶,我刚才说的30亿人口,每人每年消耗将近3桶或者是3桶多。

  如果这30亿人口消耗达到5桶的话,这5桶是现在今天OECD国家的消耗量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应该说不高,但是,这对原油的增量这一项,到2020年就需要2000万桶一天。如果我们想象5桶搞工业化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的人类,这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人类的共同问题,那么我们就要走另一条路,这条路现在在世界、在联合国各个国家都在研究所谓的清洁能源、绿色能源或者新能源问题,但是应该说,这一块到今天和我们可预见到的工业发展,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它会解决将来需求增量的一部分,但是不可能满足30亿人口工业化对资源能源消耗增量的全部。

  我们国际能源署的署长在这儿,现在的石油工业每年的自然递减率大约在9%,如果我们按4.5算,就满足今天的产量不变,20年后,也在每天增加2000万桶,如果考虑刚才说的,一天增加4000万桶的话,我相信我们现在石油工业手上有的储量和即将能发现的储量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新能源也不能完全满足,传统能源也不能完全满足,但是我们人类没有走到末日,我们仍然可以解决30亿将来甚至48亿人口贫穷或者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那就要我们在观念上创新,在技术上创新,在管理上创新。观念上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相结合,就是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建立一个能源链,形成这个能源链有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我觉得有两点:

  第一,我们现在的能源消耗完全可以产生再翻一番的GDP总量。我不需要增加那么多的能源,我们将来20年发展仍然可以有保障。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不是我们单体能源消耗过高,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的能源效率太低。能源效率方面,我们从煤开采到运输到发电,发出来电再到我们用电,煤的热量仅仅使用了不到四分之一,就是25%。如果我们再增加10%,我们消耗同样的能源,我们的GDP就增长不止30%。这就是说,中国在做减法上大有文章可做。

  第二,我们在能源使用册的节约上,我们目前浪费也非常大。所以现在如果使用分布式能源的消耗办法的话,我们又会节约大量能源。

  第三才是目前强调的节能减排所做的,比如电灯的节能、建筑材料的节能,我们单体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如果我们把三个方面加在一起的话,我们仅做减法就可以实现我们GDP的快速增长,不增加能源消耗、不增加污染。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考虑把传统能源,目前我们70%的能源消耗是煤,我们不改变这个70的消耗,如果我们改变了,就要消耗中国福利彩票网的油,我相信全世界支持不了中国的发展,这个煤的核心问题是环境问题,我们如何把脏煤变成清洁煤,在转换为清洁煤的过程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现在中国在这一方面已经有非常好的技术突破。我相信再过五年左右时间,通过大型工业实验,这个技术会实现一个完整的突破。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把风能、太阳能甚至氢能、生物质能与煤的问题结合起来,煤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二氧化碳的问题,其他的二氧化硫的问题,不是我们今天在技术上不担心的,唯一的就是二氧化碳,在国际上目前主要精力、主要研究方向是二氧化碳的搜集、储存、运输。中国的方向是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再循环,把二氧化碳资源化。我觉得我们这条路走得也是对的,它就需要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综合形成一条能源链,解决了二氧化碳的利用和循环问题。这个技术在不远的未来几年也会有重大突破。所以我觉得世界没有走到末日,中国没有走到末日,我们仍然有非常好的光明未来,但是我们会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所以这一点,在这儿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目前的工作和所形成的一些看法,由于时间关系,我想再留几分钟给大家评论。

 

来源:凤凰网财经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