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彩票网

图片
首页 > 政策法规 > 从宏观政策调整看经济发展

从宏观政策调整看经济发展

日期:2008-11-12 11:21:59

从宏观政策调整看经济发展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宏观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约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回顾今年以来的历程,我们深感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分析形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严峻挑战;展望未来,一系列新的政策发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明确而强烈的信号。这一切都增强了全国人民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非常时期”采用“非常之策” 
                                 
    2008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年份。国内相继发生的自然灾害,加大了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同时,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十大扩大内需举措,是一个遏制经济下滑的综合政策,是在非常时期采用的非常之策。”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说。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节奏,及时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年初的“防经济过热、防明显通涨”调整为年中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并采取了提高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等措施。这对于稳定经济大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并且愈演愈烈,而且向实体经济蔓延。中国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程度也日益加深。 
                                 
    前三季度,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除消费仍保持较高增长外,出口增长因外需低迷而明显减速,投资实际增速也出现显著回落,剔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大约回落了10个百分点。从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减速的趋势已经显现。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严峻,特别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势必会造成外部需求收缩更加明显,我国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后劲不足;消费增长也受到收入预期下降、财富效应减弱等因素的制约。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的问题突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连续五年丰收后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较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直接影响农民工就业和收入。 
                                 
    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较浓,销售面积下降,持续下去会进一步影响房地产投资、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金融稳定。 
                                 
    在全球金融危机深度蔓延,我国经济遭受到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中央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所作出的重大调整,显示了党和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灵活性。 
    调控政策力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财政和货币这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将会对未来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其政策中心目标就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1998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成功经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投资力度,进而带动社会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7月份以来,国家已经采取了比上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在薄弱环节支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适当调高出口退税率,鼓励居民首次购买住房,核准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在稳定出口的同时着力拉动内需。 
                                 
    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其实,年中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已进行了一些灵活调整,9月份后央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在适度放松信贷供给。 
            
    专家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符合当前灵活审慎宏观经济政策的本意,将在今后经济发展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挑战和困难是最好的磨砺。过去的历史一再证明,在挑战中前行、在困难中奋起,中国经济必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迎来更加光明的前途。中国的发展可以保持着应有的自信,来源于诸多发展的有利条件。 
                                 
    强大的物质基础,巨大的市场潜力,铸就了扩大内需的广阔空间。当前,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居民储蓄率较高,劳动力供给充裕,目前价格上涨压力已明显减轻,宏观调控政策余地较大。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许多企业主动迎战,化“危”为“机”。此外,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也增强了对外竞争力和国内供给能力。 
    宏观调控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相比1998年,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更加雄厚,而且国内市场空间和内需潜力巨大。这次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强调,扩大投资要突出重点,认真选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益。要优先考虑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同时抓紧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办成一些群众期盼、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大事。 
                                 
    从十项措施可以看出,此次实施的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另外,这次出台的政策把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增加投资,可以集中解决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弥补“三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特别是民生等领域的历史欠账,有利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 
                                 
    "这次实施的政策多集中在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方面,不是乱投资,不是病急乱投医,而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说。 
                                 
    “十大措施及时的出台,重在提振信心。如果年内全球经济不出巨大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就可以保持9%以上的水平,这也将是中国对防止世界经济衰退作出的重大贡献。”张其佐说。 
                                 
    新的举措,新的开始。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就一定能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国电石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04746号-1

电子邮箱:ccia00@126.com 电 话:(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慧里 4 区 16 号楼501室